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仿真器SN-LINK + 仿真小板:可用于RISC内核芯片的调试。
仿真软件WinScopeIDE:在官网可免费下载和使用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
适用于RISC核芯片型号仿真;
需搭配WinScope IDE仿真软件使用;
仿真器接线为TypeA-B;
全系列均支持外部供电仿真;
仿真步骤详细过程请访问官网视频专区;
烧录器驱动与仿真器驱动两者通用,安装一个即可。
如有连接错误或驱动未找到等驱动问题,可参考:
①在设备管理器中找到对应驱动,卸载驱动程序(win7及以上系统勾选“删除此设备的驱动程序软件”)
②删除:C:\Windows\System32\drivers\usbser.sys
③重新安装驱动(请务必将安装程度目录指向最底层)
断开仿真器,短接仿真器的1脚与19脚
将仿真器连接至电脑,打开仿真软件文件夹下的tools文件,打开IAP
选择最新的.srec文件,点击下载
更新完成后:去掉1脚和19脚的短接线,重新插拔USB线完成固件更新
注意:
|
仿真器引脚位置如图所示
1、仿真器VDD输出电压是否能够驱动外部电路; 2、通讯脚位上的阻容器件是否会对通讯信号造成影响。 |
大部分产品都有对应的仿真小板
以MC30P6080为例,介绍上图中各个组成部分:
1、插入仿真器排母;
2、短接后,“4:I/O引脚”中的VDD由仿真器供电
3、绑定仿真芯片;
4、I/O引脚,与用户手册脚位对应;
5、外部供电仿真接口(左排,最底部)
以MC32F7062为例,介绍上图中各个组成部分:
1、插入仿真器排母
2、芯片
3、I/O引脚,与用户手册脚位对应
4、外部供电接口(左排,最底部)
IDE选择3V上电后,仿真下载时出现无响应卡死现象。
A:将仿真器内部如图引脚短接
仿真软件可从“仿真系统选项”,更改配置为“目标板供电”
目标板供电时:外部供电应从EVCC引脚接入
A:ROM溢出,参考方法:①优化程序代码;②优化乘除法;③改用汇编或嵌汇编
A:RAM溢出,参考方法:①变量复用;②将数组定义在ROM区
A:①检查驱动,将COM口设置成5或5以下;
②重新插拔仿真器或者更新仿真器驱动;
③仿真软件更新成官网最新版本;
④以上条件都满足还报错,检查仿真小板是否损坏。
A:将局部变量定义为全局变量
A:
去掉函数修饰关键字“static”
A:
①查看路径是否存在特殊字符;
②多文件操作时调用是否出错。
A:①仿真小板未连接
②仿真小板型号与工程建立型号不对应
③检查仿真器输出电压,在不接外围、仿真小板是好的的情况下,仿真器输出电压应在4.8V左右
A:
①检查程序中的返回参数
②汇编代码中,查看是否有设置起始地址
③查看定义的数组、变量是否超出设定范围
A:①插拔仿真器
②重新打开仿真软件
③检查是否有未停止运行的其他工程
A:
①重新插拔仿真器
②Option选择正确的振荡频率
A:
①检查仿真器是否连接
②通过设备管理器查看驱动是否正常
A:官网下载最新版本仿真软件
A:官网下载最新版本仿真软件
A:
①检查仿真小板或芯片型号,与建立工程型号是否对应;
②检查仿真器与芯片接线;
③先退出仿真环境再拔除仿真小板或芯片。
A:
检查VDD与GND是否短路。
A:①插拔仿真器
②更换数据线
③更换COM口
A:①检查工程的命名,是否含有非法字符,如中文或者中文的标点符号等
②建议使用下划线“_”做分隔符用
A:①禁用数字签名
②插拔仿真器电源线
A:工程文件不要放在桌面,放在硬盘的根目录下,注意路径不要出现中文或者非法字符等。
A:检查变量名是否为C语言关键字,或者某个寄存器位。
仿真软件定义全局变量,在定义时直接给变量赋值无效;并且会导致,观察窗只显示变量低八位的值,高位无法显示。
A:在初始化或者使用时根据需求进行赋值。
定义的局部变量在RAM区观察窗,数据会异常显示,并且地址分配存在错误;
A:建议将局部变量改为全局变量。
在MC30P系列,若需定义16位的数组,则数组的索引只能为常数,不能为变量,8位数组无限制。